地下城中有
43
位冒险者
         
  一束奇特的神经纤维,你可以通过它直接向城主传送信息 把你的文章交给Altar of Article的祭司,通过审核后就能收录到地下城里……    
       
黄色Mimir:地下城旅行指南 红色Mimir:查询最近更新 蓝色Mimir:它提供本站的FAQ 眼魔书记,负责办理居民登记业务 提供自动搜索服务的密银魔像 眼魔书记,负责办理居民登记业务 《Book of Dark Denizens》,你可以使用它修改个人资料
首页:公告、新闻、最近更新
新手入门:TRPG简介,龙与地下城基础知识,奇幻文学相关
TRPG玩家交流:留言板、跑团信息、战报
龙与地下城资料:游戏规则、角色扮演参考资料
龙与地下城资料:游戏背景、世界设定
原创文章
龙与地下城资料:神祗、信仰
龙与地下城资料:种族、怪物、奇幻生物
实体桌面游戏专区
TRPG资料:DND以外的TRPG游戏
相关资源下载
网络资源,推荐链接
 
 

 

 

魔法就是法则,
魔法就是道理,
把王府移到宇宙,
使龙变成自己的仆人。
有劣行者或魔法低微者,
被圣剑赶到妖魔猛兽生存的角落,
变成了蛮族。
天长地久,
永恒不可能在人身上实现,
随着年月过去,
王国终也失落了。

虽有智者的鼓励,
但无奈圣学法力日渐退化,
只能眼看王国日渐腐败,
而魔界蛮族却在泛滥。

蛮族终于攻陷王府,
国家消亡了。
随后日子,
魔法时代逐渐消退了。
力量降低,
使战斗都只管用刀剑争霸。

 

 
 




 
居民专用通道
你的姓名?
报出口令!

 
最深的地下城 UNDERTOPIA / 地精学院 / 剑与魔法的传奇 / 罗德斯岛系列 / 从《罗德斯岛战记》看国内目前的奇幻文学创作
从《罗德斯岛战记》看国内目前的奇幻文学创作
日期:2004-08-20  作者:  来自:台大电机奇幻版  点击: 1841
 
 

 

从《罗德斯岛战记》看国内目前的奇幻文学创作
 

初次听说《罗德斯岛战记》是在国一。有次我到朋友家玩,他带我到他哥哥房间去参观,顺手就拿起两张《风与炎魔神》以及另外一张《罗德斯岛战记》的配乐CD给我看,并且当场放了他最喜欢的一首《风之羽》给我听。许是当时心不在焉吧,我并没有很深刻的印象,但是不知为何《罗德斯岛战记》这几个字仿佛施加了魔力般从此深深烙印在我脑海里(即使我根本没看过动画、对小说、配乐也一无所知)。到了高一下学期,有次和两位好友到漫画便利屋闲晃,正好看到《罗德斯岛战记:法理斯的圣女》这本当时刚出的漫画摆放在新书专柜上。突然间好像所有的回忆都涌现脑海,《罗德斯岛战记》好像亲密爱人般对我充满致命的吸引力。由于封面写着「限制级」,因此朋友建议我先到租书店看看再决定要不要买,果不其然,我的直觉是正确的,看过之后立刻疯狂地迷恋上山田章博那种「为罗德斯岛而生,为罗德斯岛而死」的画风(由于家庭背景的关系,我从小到大几乎没有看过日本动漫画,唯一有印象的就是小时候看的《五狮合一》,也完全没有接触过电视游乐器更有趣的是,对于日本漫画我就只喜欢《罗德斯岛战记》那本,其他绝大多数仍提不起兴致)。
此后我就开始四处搜寻有关《罗德斯岛战记》的资讯,买了五六张的配乐原声带,又到影碟出租店去借了《罗德斯岛战记》的OVA(很可惜只有前五集)。后来因为《法理斯的圣女》下集迟迟未出,慢慢也就淡忘了,只有在闲暇时把漫画拿出来复习。直到最近《英雄骑士传》开始出版,我才又恢复了对《罗德斯岛战记》的热情,不仅买齐了原声带和VCD、漫画,也开始鞭策自己到哈泥蛙的网站看翻译小说。在接触这些作品的同时,我发现日本的动漫画界似乎将《罗德斯岛战记》尊为正统派幻想风格的代表作,长久以来习惯于美式奇幻文学和角色扮演游戏的我对于这种有趣的看法饶富兴味,于是写下了这样的一篇论述。以下第一个部份是从《罗德斯岛战记》的产生来分析这套作品的成功因素,第二部份则是解构国内目前幻想创作的困境和发展,并且兼论奇幻文学的定义和发展道统。
《罗德斯岛战记》的原作者是日本早期接触《龙与地下城》等纸上角色扮演游戏的玩家,写出如此具有正统欧美奇幻风格的作品自然不足为奇。值得我们探讨的却是贯串这个日本奇幻文学代表作品中的本格派氛围,由《罗德斯岛战记》的主角组成可以略知作者受到《龙与地下城》等欧美角色扮演游戏影响之深远:骑士主角帕恩、高等精灵蒂德莉特、矮人战士吉姆、魔法师史雷恩、僧侣埃特以及盗贼查克伍德这样的六人队伍是再标准不过的《龙与地下城》冒险原型;在精灵和矮人的设定上更可以了解到当时原始《龙与地下城》的人物风格:因为早期的游戏规则里面没有职业与种族的分别,总共的角色分类就是战士、矮人、精灵、盗贼、魔法师和牧师六种。假如读者玩过大型电动的两个《地狱神龙》游戏,就应该可以发现这点:《地狱神龙》二代《米斯塔拉暗影》游戏所使用的背景设定Mystara正是《龙与地下城》系列中最早的延伸世界之一。这种充满古典美的角色设定是从头至尾洋溢于《罗德斯岛战记》作品中的特点之一,当欧美作品屡屡突破既有规范,尝试各种新颖概念的时候,《罗德斯岛战记》却坚守着这种传统的风格,反而让人觉得熟悉可亲。然而过度依赖这种基本原型,有时后也会产生重复而缺乏变化的后果。作者水野良似乎已经固定了人物的登场方式,不论是最早的《罗德斯岛战记》主角帕恩、或是新一代的骑士史帕克、甚至追溯魔神战争历史的六英雄,除了担任勇者职务的主角以外,每次的冒险队伍几乎都是由六人组成,其中也必然会有僧侣和魔法师,就连敌人也不例外(《火龙山的魔龙》中亚修拉姆的部下便是如此)。除此之外,佣兵在《罗德斯岛战记》中也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不仅几个著名的人物(如卡修王、贝鲁德等等)出身此道,男女的伙伴搭档也是水野良喜欢安排的角色关系,像狂战士欧鲁森和女剑客希莉丝就是最好的例子,后来史帕克初次冒险途中所遇到的莱娜和蓝迪亦属于这种微妙的同伴﹨情侣关系。
对角色扮演游戏(尤其是最原始的纸上角色扮演游戏)稍有接触的朋友应该会发现《罗德斯岛战记》的剧情正像是一个角色扮演游戏的进行流程:其中最为显著的特色便是整部小说以队伍为单位当作主导,而不是一般幻想小说中以个人为主体。读者将会发现队伍中的冒险者常常因为某些相当突兀的因素聚集在一起,原本还素不相识的人可能忽然就成了同甘共苦出生入死的坚强战友;更有趣的是这个队伍里面的成员几乎一定有各种基本职业的角色,最常见的组合大概就是一名精灵战士﹨法师、一名人类战士(多半是佣兵)、一名人类游侠(或是骑士),以及矮人战士、人类盗贼和牧师等等。这种写作形式深深受到早期《龙与地下城》纸上游戏的影响,由于要注重到均衡性的关系,每次玩者们进行的冒险都会包含各种职业,才能相辅相成、彼此合作克敌:战士会肩负起冒险初期大部份的战斗和物理攻击,盗贼除了负责开锁﹨解除陷阱,还要伺机偷袭敌人,牧师是医疗队友伤势不可或缺的帮手,法师必须靠其他队友支援撑到后期施展强大的魔法,而精灵和矮人这两个则是最常见的两个非人类种族。
欧美幻想小说家中可以简单地用两种背景来区分,其中一种是单纯写作幻想小说的作家、另一种便是如上所述,由纸上游戏起家的作者。第一种我们可以举幻想小说始祖《魔戒之王》为例,不仅刚开始的主角全部都是一种类似半身人的种族哈比,而且读者几乎都看不出他们有任何职业分野上的特质。书中队伍也分分合合,成员多所改变,并不会像是传统角色扮演游戏一样拘泥于固定的队伍成员。或可以剑与魔法的动作派幻想小说经典《王者之剑》(亦即《蛮王科南》,电视台的影集《霸王神剑》便是由此改编)作为这类典型的另外一种诠释:主角科南是一个来自北方的野蛮人,他干过小偷、海盗、佣兵以及各式各样三教九流的勾当,后来还成了国王,这样的角色就不是一般角色扮演游戏职业系统所能够限制或界定的;至于第二种则可以拿国内目前最具知名度的幻想小说《龙枪编年史》做例子,故事中的主角几乎都可以用前述公式套入,比如说魔法师雷斯林、战士卡拉蒙、骑士史东、牧师金月等等;《龙与地下城》中最受玩者欢迎的角色黑暗精灵德瑞斯特也是和矮人国王、蛮族勇士等伙伴在冒险途中写下动人的史诗。
事实上,《罗德斯岛战记》原本就是一个由作者水野良所主持的角色扮演游戏聚会里的冒险故事,再改写成为小说的形式,是相当典型的Replay式作品(所谓 Replay乃指将该次游戏进行过程中玩者和主持人的对话录音后写下来的一种类似剧本的作品,欧美角色扮演游戏玩者并没有这种习惯,反而是由日本首开先例,某些著名团体甚至集结成书出版,再加上改写的小说版本,是相当好的周边产品行销手法)。《罗德斯岛战记》的诞生其实和《龙枪编年史》相当类似,游戏企画的原案人安田均邀请水野良来执笔,根据纸上角色扮演游戏的世界设定及其中游戏剧情所撰写小说。由此我们不难想见结合故事与游戏设定的畅销卖点所在:小说能够深刻地刻画出几个重要人物的性格,并且藉此让读者与之产生感情,进而产生各种心理的认同和投射作用。在看完小说之后,读者自然会想要进一步了解主角所置身的幻想世界,此时不论是多么巨细靡遗的相关设定资料他们都会愿意、而且也有兴趣接触。否则倘若顺序颠倒,一开始便强迫玩者熟记一大堆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专有名词和各式地理历史知识,除非是极为狂热的玩者,不然恐怕很少有人不会知难而退。
不过这种模式虽然可行,但是写作时难免会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像是队伍几乎永远不会分散,同时为了顾及各玩者的戏份,也不太可能专心地描写某个人物,否则就会牺牲掉其他玩者。此外,游戏规则机制上的种种束缚也往往让作者无法尽情发挥,过分注重设定中职业、物品名称、装备、魔法的后果,就会造成处处缚手缚脚、为游戏而文学的尴尬景象。连《龙枪编年史》的作者自己都表示他们在写作时必须依照游戏进行方向和细节,直到后来的《龙枪传奇》,他们才跳脱了纸上游戏的框架束缚,自由创作出更具张力的剧情,以及更深刻的人物个性,也因此不少人都认为《龙枪传奇》是比编年史更胜一筹的好作品。此外,纸上角色扮演游戏强调扮演,玩者往往要藉由比较夸张的表演才能够突显出该名角色的人格特质,这些在游戏中的优点假若原封不动地搬进小说,反而会成为缺点,产生过于做作而不自然的后果。有很多比较细腻的心里刻画,也不是角色扮演能够轻易表达出来的。各种艺术型态皆有其难以取代的特点,小说擅长的部份,在角色扮演的领域可能不易表现;同样的,角色扮演能够体现的参与感和表演艺术,也是小说所难以企及的。
分析《罗德斯岛战记》的成功因素,最功不可没的恐怕是OVA版的推出及其周边产品的生成。配合日本最兴盛的动漫画市场,角川书店砸大钱请来著名画家结城信辉担任人物设定,在角色造型和配音员、主题曲方面均是一时之选的大制作。透过多方面的触角延伸(小说、动漫画、游戏、精品、音乐),《罗德斯岛战记》的成功揭示了一种要主导大众潮流的途径。未来中文世界要推广奇幻文学,《罗德斯岛战记》的手法值得吾人引为借镜。
※ 在我们的时代里:浅论国内目前幻想小说创作
争论美式与日式孰优孰劣,不论在次文化或是游戏方面(尤其是角色扮演游戏)都是国内众多玩﹨读者始终争论不休、却又难以厘清的问题。以角色扮演游戏为例,近年来由于纸上角色扮演游戏日渐兴盛,玩者对「角色扮演」的定义也慢慢从以往「杀怪物升级练功救公主砍魔王逛迷宫开宝箱」的错误认知提升到比较正确的「实际扮演自己的虚拟化身」观念。但是在幻想小说方面,则不论在评论、翻译或是创作都仍然处于懵懵懂懂、尚未开化的境地,不仅缺乏文学界知名人士的推广(例如科幻有张系国、洪凌、推理有谢材俊等),更糟糕的一般读者并不知道有这种文类存在,书店里面也完全没有专柜,翻译少得可怜;此外由于环境的因素,多数有志于创作幻想小说的读者都是在日本动漫画和电玩中长大,所承袭的都是日式动漫画游戏(也就是常见的ACG)的传统,在写作架构和设定上也就不自觉地延续了日式幻想作品大杂汇式的风格。
谈到欧美式正统风格,一般人的观念可能是「只包括魔法与剑、怪物精灵」这样的笼统概念,并且由于受到某些美式支持者硬派的作风,有许多对西洋作品没有接触的读者往往会直觉地退缩,抱持「我没看过原文作品,而且那些东西的风格太硬(虽然他们对『硬』的定义也不见得清楚),我还是写我自己爱写的好了。」如此的态度开始创作,而这里的「写自己爱写的」的模式竟也不约而同呼应了日本幻想小说随意随性的风格,加以多数人从小便受日本卡通漫画和电视游乐器的影响(关于翻译的问题容后述),因此最后都难以避免地走上日式东凑西凑的道路。其实,幻想小说并不像硬派科幻可以牵涉到许多专业的科技知识,它所要求的只是一种在写作设定上的逻辑和理性罢了。
西方近代奇幻文学的先祖,除了取用远古时代各民族精彩丰富的神话传说之外,在精神上几乎全然承袭了中古世纪的骑士文学,亦即所谓的「罗曼史」(Romance)。此处的罗曼史非指现代的爱情小说,而多半是经过长久岁月,在民间辗转流传、并且次第经过润饰添加,逐渐行成雄伟复杂、曲折离奇的故事。这些传奇故事成于何人之手往往已不可考,其中或有部份为吟游诗人所作。这些故事多半以民族传说或神话为素材,再添加部份虚构的幻想情节,构成英雄冒险事迹和浪漫爱情故事的杰作。其中著名的包括后来被华格纳改编为旷世巨构歌剧的「尼布龙根之歌」、家喻户晓的骑士文学经典「亚瑟王与圆桌武士」和「贝奥武夫」等等。这些故事之所以称之为「Romance」,是因为他们皆是以「罗曼斯语」(Romance)写成,罗曼斯语亦即中世纪学问语言拉丁文流入民间后的各种变形方言,后来又逐渐演变为义大利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等拉丁语系。
文艺复兴时代的赛万提斯写作的《唐吉诃德》是西方长篇小说的始祖,有许多学者认为十八世纪以后的小说本身就带有些许的讽刺色彩(ironic),这里的讽刺指的是中世纪罗曼史传统中的幻想在现实中的破灭。《唐吉诃德》的主角唐吉诃德便是一个镇日沈迷于骑士小说,以至于幻想自己和骑士一样出外行侠仗义济弱扶倾,在旅程中发生许多荒谬可笑的事情。这部作品象征着罗曼史中的浪漫情怀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可行性和幻想的破灭。
十八世纪的司各特(Walter Scott)以写作《撒克逊英雄传》(艾凡赫)(Ivanhoe)被后世誉为历史小说先祖,幻想小说在某些方面也承袭了历史小说的精神,其中最重要的当属「以当代人的思想模式在历史中塑造新的故事」,法国著名的文艺评论家提努曾经在他的《英国文学史》中评论司各特:「我们从司各特身上习得历史,但是这些过去的事迹纯属虚构,只有服装、景色、外型是正确的。所有的行为、言语、情感及其他事物,都蕴含着现代精神及思想。当我们观察作者的性格及生涯之后,很容易看出这个情形。」
在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下,贫富差距越形加大,于是一般平民希望获得暂时轻松与解脱,藉以逃避现实中的苦难。于是从十九世纪前半叶开始,起源于中古罗曼史的浪漫主义(Romanticism)从英国开始勃兴,并且迅速蔓延到欧陆各地。这种浪漫主义文学多半靠着丰富的想象力虚构而成,它不拘泥于现实,可以靠想象力任意编织而成,内容往往繁复幻想,是一种相当不易捉摸的精神。
到了近代,大众文学分类愈趋细密,在西方的小说分类中已经出现了恐怖、惊悚、电影、科幻、奇幻、军事、推理、爱情等文类(genre),并各自又分枝出众多次文类(genre),于是建构于虚幻空间、却立基于中古骑士文学道统的幻想小说便出现了。奇幻小说又细分为严肃派奇幻(High Fantasy)、剑与魔法派(Sword & Sorcery, Chivalry)、阴沈惊悚派(Dark Fantasy)、现代奇幻(Contemporary Fantasy)、轻松奇幻(Light Fantasy)等等。剑与魔法类别甚至还有史诗派(Epic Fantasy,也有人认为应该归属于严肃派奇幻)、蛮族派(Barbarian Fantasy)、剑术格斗派(Swashbuckling Fantasy)等旁枝。这些奇幻作品有的秉持严谨的创作风格,创造完整而架构庞大的世界(这类世界中往往有独特的文化背景,甚至有独创的文字语言,例如《魔戒之王》作者托尔金就为中古大地创造了精灵语言,市面上还买的到字典),呈现出正统欧洲中古时期的古典美;有些则立基于异国的时空,用充满荒凉为开化的蛮荒纪元书写英雄的冒险和邪恶的魔法(例如著名的《蛮王科南》);还有作品用轻松谐趣的口吻在幻想世界里刻画幽默的意境和情趣(例如曾经改编为电脑游戏的《Disc World》系列)。但是这些能够在书背上标记为「Fantasy」分类的作品,都无形中遵守着一个定律:他们必须是架构在一个文明与科技程度在工业革命之前的虚构世界,并且需用合于时代逻辑的设定为骨架(角色性格则和历史小说那样可以使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
时代逻辑听起来好像很笼统很模糊,这时我们不妨以中国人最熟悉的武侠小说来作例子,其中人物虽然多半虚构,然而自有其特定的时代和文化背景(比如说金庸的作品均在史实中穿插虚构人物,温瑞安的《四大名捕》系列也是建构在宋朝)。一本好的武侠小说,其中各种作者创造出来的招式派别或是人物名号,物品名称、官位阶级等绝对都能和时代相互契合。假如出现了并不属于中国文化的风物,作者也必须要巧妙地因应故事时空背景编出恰当的合理解释。举例来说,我们也许会在幻想成分较重的武侠小说(近代的新派武侠有不少都是偏向求新求变的风格)里头看到类似死者复活的场景,但是绝对不会看到像是死灵法师(Necromancer)、木乃伊(Mummy)、死灵(Wraith)这种西洋的特产或是日本退魔师等等的名词出现。就算作者要安排具有类似性质的桥段,他也会设法创造出与当时中国朝代背景符合的称呼,而不是一味地把国外那些东西照单全收。
熟悉日式角色扮演游戏的玩者常常发现的一件事就是名词设定的不合理性,几乎在每个游戏里都可以看到来自各国神话中的传说生物沙拉曼达、巴哈姆特、依夫利特和希路夫、盖亚、希瓦和泰坦竞相较劲,也常常可以看到中世纪风格的游戏中出现忍者、妖刀村正的日本特产,或是亚瑟王传说里面的兰斯洛和著名的湖中剑 Excalibur并存。感觉上每个游戏的设定都差不多,都是世界神话大杂汇,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但这种抄法着实不高明,也难怪日式设定难以摆脱莫名其妙又不负责任的恶名。就连其中最获好评的《太空战士》或是《皇家骑士团》等作品,设定也是充斥着如此的不合理与矛盾。这种恣意移花接木的作法,就和张飞打岳飞杀得满天飞一样不合理。某些作品还藉由起源自《银河英雄传说》的「架空」一词来为其作辩证,似乎只要冠上「架空」二字,就可以随心所欲毫无顾忌地写了。然而类型小说之所以为类型小说,基本上就是有其所无可替代的写作伦理,否则只要有爱情就可归类为爱情小说、只要有战争就可归类为军事小说、只要有太空船就可归类为科幻小说、只要有魔法就可归类为幻想小说、只要有真探究可归类为推理小说,那末这些文类究竟还有什么存在价值?
在Honda网友与我往来讨论幻想创作的几封书信中他提到:「现实世界的各国、民族都有自我的历史发展,地理、人种、环境等许多因素造就了各民族国家的独特文明(之后我想说的是日本游戏在发展演化上的一种特殊现象,也许是我自己自作多情的想法,不过在脱去那些「妥协」,我还是以为那些制作者确实也有些想法存在)。他们以为,游戏的世界泰半是设定在异世界的,异世界是充满可能性的,像是一个国家,它有没有可能会跟地球(我们已知的)某国家的发展历史相同或类似,进而发展成类似风格的国家或民族呢?举个例子,像我们在想到古代时,都会相信当时是阶级制、是君主制,国家与社会是统治在少数人的手中,会有这种想法是很自然而直觉的,因为我们从历史就可知道,那个时代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是那样的,要是出现什么以民为主的国家不就很奇怪吗?所以在想这类故事的时代背景设定时,这是很直觉的,很直觉就会朝这样的方向去做设定。而这种思想再延伸下去,就有人想说,在环境、地理、民族等因素下功夫,地球上曾有的国家能不能一样出现在自己所创的异世界呢?像是日本的历史,能「拷贝」在另一异世界吗?诸如此类的其他国家也是一样………。这有可能吗?只要在设定上下功夫,也是解释得通。这样一来,想要让世界设定上出现一些现实世界曾有的民族、国家、历史甚至民俗思想宗教,似乎也是有可能的。姑且不论有没有可能,在游戏(日本﹞上早已经大量运用,做的烂或是根本不理会的也是一堆,但是,也是有不少作品有下过功夫。也许,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不过,我确实蛮喜欢这种想法的,只是,这种想法似乎与皇家骑士团的作法无异,直接改编而使它的存在合理化………。我个人想要努力的方向,是一种「形象的赋与」,像是我在设定一国家或民族时,在它发展的过程中给予特定的因子,然后出现在故事里,希望能做到,让人觉得这个国家民族很类似某个国家民族,或是这个宗教很类似某个宗教,这种作法,只是想让读者对于作者笔下的世界能又容易而又更明确地一窥作者想要呈现出来的世界。」
这么说来,欧美作品难道都是自己原创世界吗?恰恰相反,他们同样也是从人类过往的历史文化中取材,只是他们经过消化和重组,架构出具现某支民族特性,却又拥有其原创性的世界。西方人对深邃神秘的东方文化向来兴趣十足,我们可以从不少作家笔下看到具有忍者这种结合刺客和间谍的特殊概念,雷蒙费斯特(Raymond E. Feist,著名电脑游戏《叛变克朗多》的原著作者)笔下美凯米亚世界里面的刺客公会「夜鹰」便是最好的例子;也有读者根据小说中的描述分析知名作家大卫艾汀斯的作品,将其中各民族参考起源自现实生活中那一个文化都条列出来,最近当红的作家劳勃乔丹更在接受访问时清楚地说明其笔下某某民族考证自某某民族。他们所做的是撷取历史文化中某个意象或特点,加之融入自己的设定,然后创造出全新、读者看来又有些许似曾相识的世界,绝非随意移植照抄,然后宣称「这是有可能发生的」的态度所能比拟。
著名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女士曾经在她的畅销小说《喜福会》里面写到:「只要你体内流着中国人的血液,你就无可避免地会用中国人的思想行为模式来思考。」(Once you are born Chinese, you cannot help but feel and think Chinese),此当为真言。每每惊叹于欧美游戏或是小说中所体现的中世纪风格,真的就是浑然天成、就算是中古再现也不为过。然而看到台湾或是日本的作品,即使想要去描写中世纪氛围,仍然有力不从心之感,做出来的东西一看就知道是外行。同样的道理,对我们来说只要查阅资料便可以轻易掌握的中国风格,在老外的作品里却是一知半解、错误百出,许多观点和造型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根本就是荒谬无比。假如我要写一篇有关于中古世纪的宗教影响和人民生活研究这样的论文,自然应该去考证欧美的文献或是建筑,而不是从日本、中国或是中东的资料里考证(这里是一般而论,特例不包括在内);同理可证,当一位老外想要写武侠小说的时候,他应该参考的是中国的武侠小说,而不是日本的宫本武藏或是绯村剑心。既然如此,当幻想小说这种原本便源自于西方文化的文类在日本根本就还为成气候的时候,我们要写好这类作品,是不是应该师法已经行之有年,并且也是幻想小说发源始祖的欧美作品?日本为他们的此间作品发展出所谓的「架空」作为文类通称,于是各式各样的名词通通出炉:「架空幻想小说」、「架空冒险小说」、「魔幻架空幻想」,倘若如此,那么除了传记文学和报导文学,究竟还有多少小说不是「架空」的呢?
再从专有名词的角度来看,国内由于长期缺乏优秀的日文翻译人才(尤其在电玩界,虽然在英文翻译方面也不尽理想,但起码翻译人才较日文比之仍为大宗),加以日文并没有像英文那样受到官方重视,所以许多从小接触电玩的玩者无形中就在电玩杂志、攻略的劣质翻译荼毒下积非成是,对正确的名词由来及蕴含意义失之交臂。再加上日文外来语的发音特性,许多对原文没有了解的译者往往就日文发音直接译为中文,此举更是害人不浅。随着年龄渐长,不少玩者固然能够逐渐发觉原文的真正意涵,然而对大多数从小便接受错误示范的玩者而言,这无异是雪上加霜。其中玩者最耳熟能详的当属「史莱姆」这种常常在日式角色扮演游戏中担任初级肉垫的可怜怪物,其他像是杜瓦夫(原为英文中的dwarf,意指身高较矮的矮人)、耶尔夫(原文英文中的elf,是传说中一种尖耳、与大自然融合为一的类人生物「精灵」)等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除了照发音直译以外,另外一种的名词误导就是直接把日文中的汉字和文法译为中文。常见的像是妖精、魔导士、防具、宿屋、酒场、王城、王立、皇女、剑士甚至勇者等等,这些名词或在由英文转译为日文的时候就可能出过差错,现在再由日文直接变成中文,对翻译造成二度伤害;或是根本就不存在于中文,却因为长期积非成是而根深蒂固地留存在读者思想里面。对翻译工作稍有经验的朋友应该都对文化的隔阂颇感头痛,许多在某个语言中三言两语就能表达无限意境的词句,在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时候却困难重重。假如直接按照字面上翻译,那么原文蕴含的趣味和深意必然全盘丧失;倘若执意要翻出原文的意思,结果往往必须花费多出许多的篇幅来叙述,而且原来那种简短的幽默也没有了。试想将金庸的武侠小说翻译为日文,再请懂日文的美国人将之译为英文,那将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景况?光是远流目前由中文译为英文的版本就已经让许多国内读者摇头叹息了,更何况经由另外一种语言来进行翻译?另外,将日本游戏中各式各样的「必杀技」引入以中古欧洲为背景的故事(不管这些创作者再怎么强调自己不是走「硬派」路线,他们的作品仍然是以中世纪幻想世界为多数的)也是相当突兀的手法,西方的剑术里面是没有这些千奇百怪的招式分别的,更不可能出现一堆日本汉字直接移植的「真!炎狱杀!」「奥义!擎天斩!」这类的名称。读者们能够想象一个身着西方铠甲的骑士像老鹰一样窜上云霄,然后身形灵动地手持阿拉伯弯刀施展「独孤九剑」这样的场景吗?
另外一个问题是过度重于设定,除了先前提到的随意移植,造成风格紊乱以外,还有就是喜欢写一堆设定公布出来。其实设定这种东西根本就不是给读者看的,而是作者在写作时预先构想好的世界基础,再根据这些设定将该世界的特有文化融入作品当中。但是目前国内的幻想创作绝大多数是先公布一大箩筐的各式人物设定,结果架构格局往往看起来气势恢弘,到最后却不了了之。真正好的作品应该是能够将其中独有的文化和风土民情融入对话或是叙述当中,要让读者能够由对话或内在独白看出角色的性格,这样才算成功,而不是一开始就先写某某人物个性如何如何,结果小说里面看起来都大同小异。主角喜欢吃什么东西、或是女主角的弟弟今年几岁这些资料应该不是读者在开始阅读前所能够掌握的。
最后则是每一个新兴文类发展初期必然会经历的问题,既然是新兴文体,代表着自然没有多少文学界或是专职作家谙于此道,亦即所有的创作者都必须从零开始摸索尝试,可想而知其中不会有太多念文史出身的作者(尤其电脑和电玩几乎成了理工类学生的专利)。正因如此,假如想要写好小说,开始培养人文素养是极为迫切而必要的。就算不想依循西方奇幻传统,只想「架空」一下自我娱乐,要写得好也绝对不是随便写写就能够达成的。人文素养可以从大量的阅读获得,中西古典文学和当代世界文学都是非常值得吾辈有志创作的朋友善加利用的宝贵资产,对于想要走严谨正统路线的创作者而言,更不可不读西洋古代史和中古史,还有以中世纪为背景的历史小说等等。
目前市面上可以找到的包括《撒克逊英雄传》(原名《艾凡赫》,描写狮心理察、约翰王子和罗宾汉以及主角艾凡赫的故事。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库29有中译本)、《黑箭》(描述在英国内约翰亲王当道时,黑箭神出鬼没暗杀许多奸臣时的混乱情形,曾拍成同名电影);艾可的三本小说著作也都牵涉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玫瑰的名字》,以中世纪修道院谋杀案探讨禁制的知识,《傅科摆》涉及圣堂武士,最新的《昨日之岛》则是十七世纪的船难故事;肯弗雷特的《圣殿春秋》讲述中世纪宗教和政治等利益勾结的黑暗阴谋,国内好像由轻舟出版、《诸神之死:背教者尤利安》是商务印书馆新系列之一,内容是关于拜占庭帝国的故事;还有著名畅销作家麦可克莱顿的《骑着夜雾的恶魔》根据阿拉伯文献及部份北欧神话而来;其他如神话大师乔瑟夫坎伯的《千面英雄》、乔叟的《坎特百里故事集》或是莎士比亚的戏剧,无不值得我们用心玩赏,不管是当作参考资料或是纯文学阅读,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至于真正的当代奇幻文学,目前国内中译本仍然极为稀少,只有第三波出版的《龙枪编年史》三部曲是由较有这方面知识的译者来翻译,联经和万象均出版《魔戒之王》中译本,然而都只是照本宣科,没有任何基本的幻想小说阅读素养,因此在专有名词部份谬误甚多,此外在文句方面亦不甚通顺。尖端出版了魔法风云会游戏改编的小说《兄弟之战》和《瑞斯风暴》,基督教文艺出版社也有《那尼亚年代记》的中文译本,这是一套七本的儿童幻想读物,比较类似童话,然而却蕴含许多深意。假如看了这些还不过瘾,那么也可以看看西方侠义精神洋溢的浪漫主义作品,像是大仲马的《基度山恩仇录》、《三剑客》等等。
国内的奇幻文学仍然在非常早期的起步阶段,要到开花结果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对于那些敢于在这样一个恶劣环境里执着理想勤于写作的网友,我谨在此向您致上最高的敬意,期望本文能够协助各位厘清对奇幻文学的正确观念,有助于将来写作风格的确立。想当初网路文学刚开始发展的时候,绝对没有人能够想见今日的盛况空前,Honda网友说的好:「我是中国人,用的是中文,写出来的哪还有分什么美式或日式,中国人写出来的是中式!」,期待我们在吸收欧美经典的深刻内涵和优良传统之后,也能够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奇幻况味!

 

责任编辑: dexter_yy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Email给朋友 打印本文
一名沙华鱼人似乎注意到了你的疑惑:“阁下,如果你想对该文章评分,请先携带有效证件到Undertopia城管办事处登记,如果你还没有成为我们地下城的合法居民,请看头顶上方,那有一只丑陋的眼魔,它会给你把事情办妥”。
平均得分 9.67, 共 3 人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最新评论 (共有 2 条评论)

  发表时间 作者 回复
非常有见解的文章 2005-05-05 13:28 pm mouse33333555 0
  发表时间 作者 回复
有个性的文章:) 2005-01-01 21:04 pm striker{Re} 0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