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IS7:战斗机甲技术读取:档案号4852
Rifleman IIC 3 等级:标准二级/3067 技术:氏族双足型 吨位:65吨 设计者:汤姆少校 工厂:TRO 凤凰项目
可用派别 黑云蛇 氏族 钻石鲨 氏族 恒星蛇 氏族 BATTLEROM IMAGE DECEMBER 29, 3067
战斗机甲技术读取
型号:Rifleman IIC 3 技术:氏族/3067 配置:双足战斗机甲 规则:二级, 标准设计 重量:65吨 底盘:CCo-B内钢 动力:额定195 Mk. VI, Mod. 3 核聚变 行走速度:32.4公里/小时 最大速度:54.0公里/小时 跃进喷射器:3具Highlifter 44标准型跃进喷射器 跳跃能力:90米 装甲类型:Forging ZM15,标准
武器: 2具4D-2型重型大型镭射 2具HHC-30型超级AC-2自动炮 1具主动探测器 制造商: H-4 CCC联合企业 位置: Hector 通讯系统: Hector CC-22E 瞄准追踪系统:Mk CXC4连同主动探测器
概述: 在烟虎氏灭绝及其导致的冲突之后的数年间,每支氏族的领导人都意识到除了尽可能维持强大的一线部队外,让二线部队——守备队甚至solahma单位尽可能配备最好的装备也是必需的。当然,一些打硬仗的氏族战士反对这点,认为该把最差的库存装备指派给给他们丢脸的、年迈的、无能的机甲战士。其它的,例如黑云蛇,则毫不在乎。
性能: 长久以来,无论是在内天体还是克伦斯基的氏族,Rifleman都一直是常用机甲。尽管它有一大堆化身,但却一次次证明这是款有效能干的设计。哪怕背负着一支弱小的战斗机甲部队,黑云蛇领导人都明白,若想保证他们氏族的繁荣,需要采取激烈的行动。即使是他们和恒星蛇的联盟都不够保险,所以在执行可汗Tor Kardaan的领导下,蛇族开始对其二线战斗机甲部队进行彻底的升级,就从Rifleman IIC开始。
因为原始的Rifleman IIC非常具有破坏性,许多这样的机甲开始展现出它们的年岁。同样,一度被认为是氏族太空最好的追踪系统,再也不能赶上氏族机甲战士在这个新时代频繁遭遇的瞬息万变的战场局势。在这样的想法下,蛇族工程师和技师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手段——而不是对设计做些小修小补的升级。
Rifleman IIC 3的武器系统被做成了中长程武器的典范。卸下两具大型脉冲镭射后,顶上了一对轻型超级自动炮和重型大型镭射。虽然没有装上额外的弹药,两具自动炮也有足够的能力发动几乎四分钟的持续炮火,这足以维持几波接战。在典型的情况下,一名机甲战士会在最大距离开火,把对手毫无怀疑地诱入450米内,在这个距离上他能用一对重型镭射发起致命一击——每部重型镭射足以把轻型机甲,甚至许多中型机甲撕成碎片。
支撑这种武器组合的是部新设计的瞄准系统,它不止能提供其它机甲瞄准模块达到的精度,也能把地面或空中目标切成任意尺寸的碎块。加上强大的主动探测器后,其追踪系统能清楚地捕捉到几公里以外的地面目标,精确地测定其型号并标出来——而此时对手甚至还没感觉到Rifleman IIC 3的存在。它还能立刻转成对空追踪模式,还有单独同时识别及追踪五十个目标的能力。此外,它能与其它瞄准追踪系统,特别是装在黑云蛇战机的瞄准追踪系统连接,成几何比例有效扩大追踪范围(虽然还达不到天龙联合集团C3系统的能力)。
衍生型: 这种机甲的最新衍生型也许也是最强大的。它保留了原始Rifleman IIC的两具大型脉冲镭射,抛弃了所有附加武器装备,安上了一对ATM-9发射架和四吨由交叉供弹箱供弹的弹药。虽然迄今Tau星群拥有最大数目的一批衍生型,但我们最早在恒星蛇氏族的Mu和XI星群发现这种机甲。黑云蛇也将其投入战场,至于血灵,从York之战中虏获它们后也这么做了。
部署情况: 显然,Rifleman IIC 3在3062年早期就初次出现。自那以后,它出现在黑云蛇军中,恒星蛇和钻石鲨也是。据说,截至去年,只有黑云蛇氏族生产了这些改进版。但问题是,黑云蛇为这项目投入多少家生产基地。在黑云蛇内部,Epsilon星群装备的最多,而星蛇军的临时星群也集中了许多。
-------------------------------------------------------------------------------- 型号:Rifleman IIC 3 重量:65吨
装备 临界体积 重量 内部结构:104 pts 内钢 7 3.50 (内钢位置:2 LA, 2 RA, 1 LT, 1 RT, 1 CT) 引擎:195 6 8.00 行走 MP:3 奔跑 MP:5 跳跃 MP:3 散热器: 21 双重 [42] 28 11.00 (散热器位置:1 LA, 1 RA, 5 LT, 5 RT, 1 LL, 1 RL) 陀螺仪: 4 2.00 座舱, 生命保障, 感应器: 5 3.00 Actuators: L: Sh+UA, R: Sh+UA 12 .00 装甲因素:211 pts 标准 0 13.50
-------------------------------------------------------------------------------- 内部结构 装甲值 头部: 3 9 中央躯干: 21 30 中央躯干 (后背): 12 左/右躯干: 15 20/20 左/右躯干 (后背): 10/10 左/右手臂: 10 20/20 左/右腿部: 15 30/30
-------------------------------------------------------------------------------- 武器装备: 位置 热量 弹药 临界体积 重量 1 重型大型镭射 RA 18 3 4.00 1 超级AC-2自动炮 RA 1 90 4 7.00 (弹药位置:1 LA, 1 RA) 1 重型大型镭射 LA 18 3 4.00 1 超级AC-2自动炮 LA 1 2 5.00 1 主动探测器 HD 0 1 1.00 3 标准跃进喷射器: 3 3.00 (跃进喷射器位置:1 LT, 1 RT, 1 CT) 共计: 40 78 65.00 剩余体积和吨位: 0 .00
-------------------------------------------------------------------------------- 计算因素: 总成本:5,836,875 星币 战斗值:1,629 每战斗值花费:3,583.1 武器值:1,536/1,536 (比值=.94/.94) 伤害因素: 近距=28;中距=17;远距=5 战斗力2: MP: 3J, 装甲/结构:5/5 伤害 PB/M/L:5/4/1, 过热:0 类型:MH, 点值:16 特殊:探测
|